你也发愁思维固化?看看我的三招应对

图:Genetic Mutation (Getty)

如果把世上最广为人知却又没什么人看的书做个排行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估计逃不掉。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达尔文这个名字熟悉、觉得进化论这个名词熟悉、觉得“适者生存”这个命题是真理。

起名字真的很重要,牛顿那么有名,只因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名字太长太拗口,记不住,这辈子都成就不了 100W+。反倒是更玄乎的《时间简史》,仿佛是个人都能讲个一二三似的,很多书架上都有,其实谁看过😏
所处的时代也有关系,如果牛顿活在今天,虽然数学物理出不了名,但是造币肯定能🔥。所以做事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雷军称之为顺势。

前两天看了 我至今都无法原谅那个永不放弃的自己,深有感触。和后文关于工作中使用新系统的反思共同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

作者引用了达尔文的话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并总结说

我们会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事物和观点是我们乐于接受和承认的;反之,我们拒绝和抵触违背我们意愿的事实。
这样的思维下,经我们筛选后的观点和认知,最终都是符合我们的思维模型的那些,也就缺失了真正认识世界和了解现实的可能性。
人,也就越活越“狭窄”。

怎么办?怎样才能避开这样一条路走到黑的结局?具体怎样做才能适应变化?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交往人群多样化
  2. 获取信息多源化
  3. 拥抱变化或主动做出改变

交往人群多样化

2019年7月7日,我上 PMP 课程记下的第一条笔记跟课程没什么关系,却是朱宏强老师的这段话:

每个季度问自己,认识了多少陌生人。
如果连续三个季度都没有认识陌生人,说明你的职业生涯正在下滑,而你却不自知。

**不交往多样化的人群,在低谷时更难找到助力。**遇到问题,朋友可以帮助开拓思路;遇到阻碍,朋友间能互相帮助。不同的朋友能提供的帮助是不一样的,如果我周围只有码农朋友,那生活中得有多少事他们爱莫能助啊。

**不交往多样化的人群,容易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同一件事,朋友圈里如有不同的人意见完全相左,是莫大的喜事,因为可以从中学到至少两种思维背景、评价过程,是一次挑战自己价值观中错误假设的机会。而那些群情激奋,一边倒的事件,往往过去之后多年都不会再次想起来。观察周围的人如何做事(包括如何成功和如何失败),对自己今后的行动是有指导意义的。同样的任务,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应对,其中很大可能有比自己的方法高明的。

只要心中不持有和所有人比长处的执念,多交些朋友,哪怕仅仅多认识些人,偶尔关注他们的言论、行为、分享,也会有不少收获。

比如此前关于一些舆论关注的案件报道或是律师陈词,我的第一反应和大多数人一样,直到有位师兄在群里发言提出不同见解,还要谢谢他有一次直接给我朋友圈评论留言,我才意识到原生的价值观面对这个社会的另一种规则(公检法)时,有多不适用。这个冲击之大,直接导致我去 b 站看了罗翔的全套刑法视频,几十个小时,很多观念被罗老师的案例敲打……

又如各种二代群里的神童们此起彼伏,如果是竞争意识占优,那得抑郁;如果调整心态以观赏为主,反而能办个小板凳“看看人类极限究竟在哪里”(此为朋友圈点评原话,对象是某个掌握了加减乘除、UNO、麻将、24 点,最近还发现有质数存在的 3 岁娃。这要是写传记,估计全都是震惊体。)

即使不能成为朋友,有意识地了解这个世界、这个国家的人群都处在怎样的生活状态,关心什么问题,被什么问题困扰,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间接的帮助。如果说大学生支教是重度的社交关系,往往形成长期的师生关系或者朋友关系,那么暑期实践、周末的志愿服务,就是一窥另一个群体生活状态的窗口。国外的情况不那么容易了解,那可以通过 Gapminder 这样的网站来看看世界上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过得是什么日子。如果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对宏观的政策就会少一些困惑;自己参与的产品如果要销售到特定的区域、人群,也可以更具体地揣测当地人的需要。

图:Gapminder Doller Street (GapMinder)

获取信息多源化

大脑做什么?获取信息,处理,做决策。所以获取信息的质量、数量,高度影响决策的质量。

近些年对推荐系统,尤其是信息类推荐系统(新闻、公众号文章)的批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说这类系统会强化人的固有思维。你喜欢看什么观点,系统就反复推类似观点的文章骗取你的点击。对武器装备、战局分析感兴趣,看一阵子新闻之后,自己的个性化首页里大多都是军事类题材的消息。对养身保健感兴趣,没多久就可以满屏的中医知识、食物相生相克、生活习惯小知识,其中可能还有观点冲突的,这是竞争机会,有待下一代 AI 推荐系统分析,隐藏掉冲突的文章,提高催眠效果。

我们总有获取信息的习惯渠道,这个渠道清单一般会长期保持稳定。比如以前很多人去新浪首页,现在很多人去今日头条,也有人直接微信里看腾讯新闻。

**能获取更全面信息的人,才有可能更适应这个世界。**同样的焦点事件,国内不同媒体报道的视角不一样,国内大多数媒体和英美媒体的视角不一样,尤其是西方媒体,资方不同观点长期不同,泾渭分明。倘若我们只看单方面的观点,有时候真的难以理解政策和应对方式。反倒是通过对手的报道,能让我们看到事件的另外 N 种说法,反倒有启发。西方记者跑得那么快,他们中的佼佼者比 99%的中国人去过更多地方,问过更多问题,见过更多人,所以会比大多数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

本来通过 Google Reader 这样的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几百几千个自己挑出来的信息渠道,可惜它成为了无数夭折的 Google 产品中的一员。在那之后,我开始用 Feedly 作为替代品。这类 RSS 工具对国外的消息源还算好用,面对国内越发封闭的系统,实在无能为力。原来新闻站点可以抓,后来公众号文章好歹拿到 url 就可以当个静态页面来收录,现在各种小程序,真成了通用搜索引擎的噩梦。

规划出一些固定的时间,去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可以排成一些固定动作,比如去 A 网站、B 网站、C 网站分别看首页的标题;去微信“看一看”浏览近几天朋友们看了什么;去 RSS reader 里看看收藏的重点源有什么更新,或是被大家加星较多的文章是什么。

从效率的角度看,完全被动搜集信息最终丢失掉的公开信息并不多。比如自己不看今日头条,不看新闻,不看报纸,不关注很多公众号,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事情、高质量的文章,总会在朋友圈、看一看、交流群里被人转发。只是小众的好文章,可能从此无缘。

但是私有信息,例如交办任务中没讲清楚的部分、同事的评价、项目团队成员私下交流的担忧,你不主动去获取,真没机会得到。最近看《大明王朝 1566》,深觉嘉靖和严嵩之所以能长期在舞台中央,就是因为各自掌握了从宫内到边疆前线的信息网,这两个信息网的传讯速度和网点密度远胜其他官员和单位,以信息优势辅助政治斗争的决策,无往不利。

拥抱变化或主动做出改变

人会自发地形成 routine,每天在公司怎么做事,时间长了就固定了。可是这样必然会丢掉一些改善的机会。那些能在规则变化后,更快调整工作方式以满足新规要求的人,往往最受重用。

月初开的工作会议上,我比较委婉地检讨了今年上半年对新的研发管理系统推广不力的事实。为何会这样呢?我们从 2015 年底搭建部门的 Redmine 以来,通过三年时间逐渐改善,做到工时的 80% 在系统里有任务对应,平均任务时长 3 小时。工程师习惯了用它登记任务,给自己看,给组长看,给部门考核用;组长习惯了用它分析工时类别、月间变化趋势;我也习惯了每个月考核时直接从系统拿数据,按既定的工时算出考核的客观分数那部分。
突然新上一套系统,尤其是试用对比后,发现这个系统的绝大多数日常操作(建任务、登记工时、改变任务状态、追加任务描述、对任务细节进行多轮讨论)都比 Redmine 耗时多 50%-200%(有一说一,这问题始终存在,效率损失从设计的假设上就不会消失,因为新系统假设所有任务和所有变更是自上而下的),打心底不想接受它的存在。
但是这系统是公司钦定的,你要问我资瓷不资瓷,从部门的角度回答,只能是资瓷。于是讨价还价争取到的政策是外部接口是新系统,内部开发过程可以在其他系统做,输出回到新系统登记。就这样,一个拖油瓶在每月的使用率指标里始终在各部门的倒数徘徊。
事实是,我低估了大家适应新系统的能力。自从 5 月底口头提出希望大家多用新系统,到 6 月下旬部门会议明确要求这个新系统作为唯一官方任务、项目信息数据源之后,就看着指标蹭蹭涨。7 月写月报的时候,真是谢谢大家这么给力的变化。这个过程中,还是会发现,那些积极试用新系统的,积极试错后总结操作方法写成 wiki 的,正是部门里那群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能人。
这个新系统上线的过程让我意识到的另一个事实是,一些人认为思维僵化不愿改变自己的群体,在特定领域的适应能力可能很强。有兄弟部门近年来屡遭吐槽说缺少新思维,可在接受新系统,采用新系统工作流的切换上,几乎是所有部门里最快最全面铺开的。这样一群人,如果说工作上始终被人评价为不愿意改变,我猜想问题倒不见得发生在工程师个体上,而是其他地方。

我们面对的外部要求一直在变,竞争对手一直在变,所以才促使我们年复一年地改变工作流程、方法、工具、要求。最初引入版本控制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打个压缩包、文件名加时间戳的方法要复杂。后来增加 ISO 文档要求初期,也对其有效性产生困惑。把口头交待+发邮件的任务管理,变成 Redmine 建 issue 的方式,也是让我们一段时间内变得不舒适,但是后来很舒适的改变。这两年做单元测试,做持续集成,同样是初期困难重重,做到后觉得轻松惬意。

关于主动做出改变,还有个想到的例子竟也是上 PMP 课时,老朱讲到“控制图超过 7 个连续点处在基准一侧时表示失控”的时候讲的(非原话,凭记忆整理)

这时候该怎么办?主动往系统里增加扰动,以打破这种有规律的偏差。
假如最近持续失眠,怎么办?换枕头、换床、换房间、起来夜跑,总之要改变习惯,加点不一样的扰动,来尝试打破这个规律的失眠状态。

不变的团队和个人,就会路越走越窄。原则可以不变,包在原则外的做法、说法、看法,得不断变化。毕竟我们行走江湖,不是把价值观和原则挂在胸口示人,而是说话、做事来体现和传达我们内心所想、所信。

近一年的多次会上,老板反复在讲“老人马、老思路、老方法、老结果”的危害。对于个体而言,反复做相似的事情时,要停下来想想是否有机会避免“老思路、老方法、老结果”,这样做带来的风险,自己、组织是否能接受。倘若自己能接受,或者领导甚至老板愿意承担风险和最坏情况的损失,那这样的机会倒真是生活工作的福报了。

关于题图

题图是基因变异,想到它的原因是遗传算法里为了不那么容易掉到局部解的坑里,引入变异来试图突破。这和文中主动改变习惯,打破规律相呼应。

是不是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