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处理掌纹数据,前人工作的一部分就是采集了8000个掌纹样本。具体的扫描方法我就不细说了(我也没仔细研究那几篇文章),至少生成的3D掌纹样本文件是这样的:
- 768*576行;分辨率就是它了
- 每行3个浮点数,空格分割;就是这个像素的XYZ坐标,Z是皮肤表面到扫描设备的距离
就这样了。
于是呢,8000个样本的数据正好100GB。因为数据太多,网络条件不好,我还带着个移动硬盘,过海关去深圳拷数据来着。回来一看,发现程序员们真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以前内存吃紧的时候,申请一点空间都小心翼翼,现在不了;原来硬盘容量以MB为单位的时候,一个游戏才几十KB,现在也不这样了。中学的时候,每年还能看到64KB的3D演示程序,各种神奇,后来不限制64KB了,再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回正题,某样本的其中几行是这样的:
0.000000 3.824712 0.000000
0.141656 3.824712 0.000000
0.283312 3.824712 0.000000
0.424968 3.824712 -35.490659
这几个Y坐标的值怎么这么像呢?
再看看另外几行: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141656 0.000000 0.000000
0.283312 0.000000 0.000000
0.424968 0.000000 0.000000
X坐标貌似曾经见过啊?
X坐标一共就768个不同的值,重复了576遍。Y坐标则是576个值,重复了768遍。既然已经重复了这么多次了,也不在乎8000个样本写8000遍了。
我的硬盘用了1002/3GB来存这768576个浮点数!
把这些冗余数据去掉,可以压缩到三分之一,也就是33GB左右。这还是挺大的,毕竟好好的浮点数,用ASCII码来存储,每个数后面还得搭上一个空格或者一个换行符,多浪费啊。直接把这768*576个浮点数(float32)存成二进制文件,能进一步省58%的空间。这都不用任何复杂的压缩算法,直接就从100G变成14G了。
存成二进制文件之后,每个样本7685764B=1.6875MB。我试了试把这个矩阵用matlab序列化(新版matlab存mat文件的时候已默认就压缩了,zip还是gzip我倒没查过),压缩率是83%。用7zip压那个二进制文件,选最大压缩,大约是66%的压缩率。
以上是讨论冗余数据的害处,与数据备份无关,为了消除冗余而不备份文件,硬盘U盘光盘丢了坏了格了的,纯属自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