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花了不少时间在回顾一年的工作,希望知道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得还不够。这个过程中零零散散有些思考,也不知对读者是否有帮助,权且记录下来再说。

以终为始

12月16日,我花了大半天时间整理年度考核指标的数据。当天晚上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以终为始,在做年度总结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果日常工作时时围绕着这一份报告进行,数据积累时时为了指标而作,今日的事实部分将唾手可得,而不必花我近一天时间来整理归纳。

考核指标大多是统计数据,其中一些可以由系统导出的数据用公式计算得到,还有一些是人工判断的结果,例如CI流水线里有没有编译、静态检查、单元测试、测试环境部署等步骤。不是说这些判断无法脚本化,而是在命名、输出未作标准化的条件下,每月一次的检查频率用人工检查比写脚本还省事。

在2020年度考核指标签字生效的那刻起,明年的统计表就已经可以生成了。后面是每个月填数据的工作而已。

这样一来,一年后的数据采集工作,或将从6小时降低到6分钟。

精简指标

17日,和上级沟通了今年的指标完成情况和拟定的明年目标后,对方给出的建议是精简指标。

  • 能用YES/NO评价的不用百分比
  • 关联的指标只留一个
  • 考核和过程脱钩,通过平时对过程的控制,观察指标的变化趋势

其实指标多反映的是工作没有重点。一个国家的路线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部门提炼不出两个以内核心指标来反映工作情况,只能说眼里全是what,没有看出why。

共同追求长远目标

恰恰因为指标多,目标多,组织的形式相对松散。一些人的工作围绕指标A,另一些人围绕指标B。增加一个新目标,就抽调人去实现它。

下面这句话是12-30听到的。

像一群个体户,各做各的。能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一些人做通用组件,一些人用这些组件做产品。

虽然不是对本部门的评价,但放在这个“中台元年”看我们部门,倒也适用。今年开花结果的产品,恰恰是前两年被质疑、诟病最多的,因为当时长期投入大产出小(无)。如果做的事情都是功在当下,没有一丝一毫利在千秋,哪里还会有将来?!

追求10倍好

当你想要发展得比现在大10%的时候,你是在与每个人对抗。因为每个人都在尽力大10%。但当你想要大出10倍时,那里就只剩你自己了。
当你试图尽力做到比之前大10倍的时候,你必须从一张白纸开始,而且你必须采用完全不同的处理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当你试图用10倍大小对抗大出10%的时候,你不一定需要付出100倍的努力,但你能获得的回报则比100倍多得多。

工作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当要求性能有10%的改善,我们往往纠结于减少memcpy、压缩消息长度等局部的优化。而当要求猛增至10X性能时,新的方案往往是推到重来,花多一些时间,也就达到了。这里说的多一些时间,一般比改善10%多,但远远不及用25次10%的改进来改善10倍所需的总时间。


以上几条的关联之处在于,如果能找到一个长期目标的一两个恰当指标,追求做得现在好10倍,那么其他相关的活动都会受益。

Dark times lie ahead of us and there will be a time when we must choose between what is easy and what is right. — Albus Dumbledore, from J.K. Rowl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2020要让更多时间投入在the right thing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