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复习之余,在Google Reader里又发现了译言上的一篇不能指望APP教孩子儿歌

写这些之前,我为了找译言文章的link,Google了一下“App 儿歌”,没搜到。之后还是去Google Reader里面搜索成功。不难想像,当未来的某天,年轻的父母想教小孩唱儿歌,但是他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现在已经几乎忘光了啊),只好求助与Google或者百度。很可能,他们有一个平板,就搜了和我刚才一样得关键词,Google返回得结果,很符合用户需求,各种App的链接、介绍、评价,于是呢,App下好了,父母拿着平板开着App教孩子唱。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自己拿着pad也能学着唱了,能用app学认字,能用app学数数,学画画,学各种我们小时候只能用更朴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这时有些(我估不出一个毫无根据的百分比)父母,就把这些任务交给pad完成了吧?这样好么?

很多人反对把孩子送到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稍微好些的选择是把父母接到自己这边带孩子(于是就出现水木家版各种帖子了是么),也有人坚持自己带。如果小孩是父母以外的人长期监护、教育,父母只是偶尔探望一下,买点礼物,那这个家庭教育我觉得风险挺大的。将来到孩子可以半独立的时候,比如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回到父母身边上学,正好开始一生中“最不听话”的年龄段,又了解的不多,无法交流啊!刚才的App代教问题,其实也算是个类似的问题,缺少面对面的接触,总不是件好事。

可能现代人工作多了,会偏爱非同步的交流,比如email,比如短信,因为这些方式不会打断自己或者对方,可以有选择地在特定地时间集中处理。又或者向我这样踏上researcher道路的,很多问题不是当场能回复的,得作实验,得分析,然后才能给个说法,支持或者反驳一个论点,这样的话email非常合适,一是asynchronous,而是written text比口头表达更容易做到严谨完备。但是家教,这个掺杂了许多情感在内的交流过程,还是synchronous的方法更合适。或者说,一般涉及到情感建设的活动,都是同步的方式更好。比如跟父母交流,qq显然比电话弱,现在有了facetime(以前用skype尝试了几次,被电信很贱的uplink速率击败了)更好,但总还是不如当面的聊天。

问自己一个问题,从前没有手机的时候,与家人朋友联系得多,还是有了手机之后联系得多?有了各种IM之后,好友加上了,然后就变成在线列表里得一个个头像,仅此而已。设计来减少人与人之间距离,消除沟通障碍得设备和产品,最终往往降低了门槛,却也牺牲了交流得质量。

如果是当面交流,“干嘛”“呵呵”“去洗澡”就木有了,也不至于总是和基友在破电脑上Dota了,什么柔体清音易推倒也不会只在屏幕里了,退一万步讲,就算被发好人卡,你是愿意看女神copy-paste来的一段文本,还是倾向于当面听女生花时间念一遍呢?

这篇又散文散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