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了质量不可妥协、质量不同于等级、什么是质量政策。这篇接着往下说。

以下提及的页码,均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中文第6版的页码。

缩小偏差而非提高上限

PMBOK 275页写道

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力求缩小偏差,交付满足既定相关方要求的成果。

缩小偏差,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针对每个质量目标,团队要控制交付结果的属性和目标接近,差异在控制限度内。

比如,零件的寿命目标3年,实测1年报废或10年不坏都是不合适的。前者是赤裸裸的次品,后者则是抛弃了市场策略或者业务需要,没有搞清楚定位,很有可能牺牲了利润、产能、复购等其他项目目标。

二,一段时间内的多个项目,要控制项目质量水平相似,而不是忽高忽低。

在面上,人们倾向于稳定、受控,在项目的某个点上,欢迎创新。

要意识到,质量管理的水平,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谱。项目内不同质量活动的执行水平,是不一样的;公司项目间比较质量管理水平,依旧有高下之分。

project-quality-spectrum
图:不同组织的项目质量分布1,自己画的。

如果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不同组织间的分布如上图。很容易理解质量管理水平C>B>A和E>D。因为上下限都在改善。D>C,因为上限差不多,下限改善了(缩小偏差)。

若是有个神奇的组织F,管理水平是下图这样。

project-quality-spectrum-2
图:不同组织的项目质量分布2,自己画的。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不会想要把它控制回E甚至D的水平?不然小心脏受不了啊。质量上限高,不等于质量管理水平高。一致性好才是真的管好了质量,对于制造业来说更是如此。

符合要求≠适合使用

PMBOK 275页写道

需要把“符合要求”(确保项目产出预定的成果)和“适合使用”(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符合要求和适合使用竟是两回事吗?真的如此。

对于招投标的项目而言,要求是负责招标的领导、采购决定。是否适合使用,是办公室、控制室的操作员以及一部分负责运维的领导来评估。这两个群体常常不重叠。于是我们见到了一个个逐条满足项目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但验收完就被束之高阁,常年不用的产品。

市政设施的数字化控制和巡检已经热了很多年了,但是,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系统,实际上分管单位的操作员可能到2020年仍旧按过去的习惯,拉闸操作。

对于零售或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而言,一样有这个问题。

当下的智能家居产品就是个重灾区。我家里的若干个智能音箱,经常因为听不见、听不懂、缺对应技能,而饱受家人吐槽。它们符合立项时的要求了吗?我想是的。但是离适合大多数人使用,距离还远。

如果项目团队期望除了符合(付钱的)客户要求,还想要适合用户使用,可能需要识别新的相关方——用户和自家老板(用户是提可用性需求的,老板是为了长期赢得口碑而需要额外投钱的)。然后在如PMBOK所说 ,了解、评估、定义和管理用户的要求,将其转为测试与评估的条目,才有望做得比不管理更好些。

管理层责任

还是PMBOK 275页,

管理层在其质量职责内,肩负着为项目提供具有足够能力的资源的相应责任。

管理质量需要什么资源?

。例如具备某种测试仪器操作及其结果分析能力的人,具备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发能力的人。各种项目评审的时候,让质量相关的人出现。

工具。例如软件交付出去之前,需要杀毒软件检测记录。那么很可能客户不能接受360这类工具的查杀日志,而明确要求一些付费的商用杀毒软件。再比如大量检验记录的数字化,如果团队既没有外网来访问Google Docs或者腾讯文档这样的工具,内网里又没有提供SharePoint这样可以方便进行文档协作的工具,势必使得这些质量管理活动遇到一些障碍,或者出错率提高。

环境。有的测试(比如信号覆盖)需要比较大的场地,这往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来获取。

戴明提出

质量问题,管理层承担85%的责任,员工承担15%的责任。

管理层的职责在于,营造制度和环境,使得人的失误不能造成大的质量问题。

最近微盟出了点事情,很多技术管理人员讨论的焦点是,究竟怎样的机制,可以避免一个人拥有如此强的破坏力。制度定得合适,会有更多质量问题在初期、中期评审发现,让人没机会犯错。

我挺喜欢知乎上这个答案的:

image-20200228234650209

(未完待续)